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节 (第3/3页)
:“二哥,我也听见了呢。”他从旁边舀起了一本装订起来的本子,“爷爷还让我帮他画了一些图样呢。” 磨坊不是大宅子,主要是宽敞通亮,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老柳头不会专门找人设计,都是自己想好了,然后根据经验和有盖房子经验的乡邻们合计着来的。 秦业在周家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他为人勤快和气,有什么活儿从来不推脱,就算不归自己管的都会热情地去帮忙,所以迄今为止也学了不少手艺傍身。 他笑道:“姥爷,正好我能帮上忙了。” 老柳头乐呵呵地道:“本来就想去叫你们呢,正好你们送上门来了。”说着他又对大舅道:“老大,这两天咱们就把地瓜收了,你带着二小子来帮忙,让他二达达和大哥几个管磨坊。” 第二日一大早,李氏带了媳妇们起来做饭,大舅和柳升去检查木犁,按照老柳头和秀瑶的要求,如果用犁具来犁地出地瓜的话,那就要深耕,否则就容易把地瓜犁破。 去年的时候秧的少,还用大镢头刨出来,今年可是五六亩,大镢刨的话不知道何年月才收完,所以秀瑶提议用犁耕的办法。 就算以前没犁过地瓜,可大舅是扶犁具的好手,只要看看地瓜的深浅,他就能很自如地将地瓜都犁出来 柳飞牵牲口,大舅扶犁具,一上午的功夫一大片地瓜就犁出来了。 秀瑶等人就在后面捡,把地瓜捡成堆,然后将擦子搭在筐子上,人坐在擦子的下部,一手虚握住地瓜,然后在擦子的刀口出前后动作,将地瓜切成一片片的。地瓜皮直接落在筐子里,擦满了就可以拎到一边去倒在地里,然后小孩子就过去一片片地摆开。这样能较快的风干,如果有压着的,就不容易晒干。 秋日天高气爽,白云悠悠,飞鸟在蓝天下低飞着,日头在他们头顶温和地照着,就好像是给他们最贴心地温暖一样。 望着满地的地瓜,虽然地单薄些,可沤肥及时量足,这地瓜也算大丰收了。今年的地瓜可比去年又好了很多,一堆里面起码有三个大个的,另外小的也凑活,都不错,这么估计,一亩地保守来说也有两三千斤不止。 老柳头也喜不自禁,对秀瑶道:“丫头,能养很多猪了吧。”他们秧了六亩多沙地,还有另外两亩其他的?p> 兀总共八亩地瓜k淙挥腥亩地是后来剪秧子栽的,就是收得晚,影响不是很大,来年就要多席更多地瓜才行?p> 秀瑶滋滋地道:“姥爷,不光地瓜能喂猪,这地瓜蔓地瓜叶咱也不能丢,直接在磨盘上碾碎了就能掺在里面喂猪。”她又告诉姥爷青地瓜蔓最好别喂牲口,小心拉肚子。 “不喂牲口,咱牲口够吃的,就喂猪,喂猪。”老柳头一听更是高兴,盘算了一阵子,嗨嗨地笑起来,把秦显等人惹得直问他乐啥。 老柳头道:“我乐咱们加把劲,就能过好日子。” 而秦业几个也被地瓜惊住了,之前听说秀瑶舀了五六个地瓜回家,去年也在姥爷家种了,只是不知道竟然是这样的状况。一堆里面有好几个,多的五六个,少的三四个,其中每棵地瓜蔓下面都带着至少一个大的,另外两个中等的,再就是小地瓜。 那个大地瓜,秦业掂量一下,怎么也得差不多一斤,再加上那些小的,总共一堆里面能收获两斤左右的地瓜,有点甚至更多,这简直是奇迹! 经过秀瑶解释他也知道这里面如果是那种黄皮白瓤的地瓜就又肿又大,但是口感很差。如果是那种红皮黄瓤的地瓜,个头会相对小点,口感稍微好点。 他看看那一片地,惊呼道:“照这样,这一亩地得收好几石地瓜吧?” 大舅柳升等人已经习惯了,秦显却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自然更是惊讶。 柳飞笑道:“这个可不能像麦子那样论石,得论斤,一亩地起码得三千斤呢,另外那两亩地更好些,差不多都上四千呢。”他计算了一亩地有多少堆地瓜,一堆地瓜差不多能产多少斤,然后一算总数就出来了。 这也是读了书学的本事,之前可没这么厉害,所以老柳头一家更是觉得读书赚了。 秦业好奇地问姥爷这地瓜如何种如何护理,姥爷把秀瑶教给他的又一点不差地说给秦业听,什么时候席地瓜,如何泼水,拔苗,然后起垄,秧地瓜,中间还得来锄好几遍草,翻地瓜蔓子,尤其是雨后,否则地瓜蔓子容易扎根,就会长一些小地瓜,浪费了养分,大地瓜就长不好了。 秦业听完了惊呼道:“姥爷,看来也不比种麦子轻松呢,不过产量可高了好多,这样以来,一年都吃不完。” 老柳头笑道:“这东西也有人吃不住,肚子疼,我们种了可以喂猪,换了钱买粮食也是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