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三章 革故鼎新策无穷(六) (第3/3页)
高处瞭望的楚军便因为视角的原因不会注意到墨者的行动。 大量的墨车被集中起来,假装运送粮食,在车上装着那些挖坑挖出来的土。这种伪装早在发现楚人开始挖掘地洞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 新式的铁制工具分发下去,必去那些铜、石、骨之类的工具,效率快出来数倍。 怎么打直、怎么防止塌陷、怎么避开地泉,这些墨者内部都有实践过数次的人才,根本不需要适出面。 但他还是在观察完远处楚人的动静后,便去地道附近,想把那些技术化为理论,从而记录下来,方便后人学习。 数日后,一名灰头土脸的墨者兴冲冲地来到了墨子的大帐,连声道:“适说的没错!已经能听到楚人挖掘的动静了!和适测算的位置,只偏了两步不足!” 墨子闻言,只是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一样。 几名墨者却是满脸震惊,望向那张画面了线的商丘图,惊赞不停。 两步,这就算是敌人挖的已经靠近了城墙,墨子亲自出面凭借几十年的经验估算,也已算是极为难得了! 只要在十步之内,就算是成功了大半,而在两步之内,几乎可以说是完美。 难道那些古怪的数字,真的有这样的能力?真的有不弱于墨子几十年经验的手段? 墨子只是微笑,心头却道:“如我这样的守城数十年经验,弟子之中也只有禽滑厘可能做到测算的差于两步。适的手段却是可以广而推学的,墨者守城术,不绝于世,必可流传!” 他心头之喜,远超挖通了这件事本身。 就算算错了,有铁器工具,有他亲自出面,一样可以反击楚人的这次攻城。 而适做成这件事,则是让墨子兴奋于墨者的许多手段,或许真的如适说的那般只要整理成册,推广八笔字,就可以传于天下,永世不绝! 正在城墙上继续观察楚人营地、测算营地之间间距的适得到消息后,急忙收拾了一下,带着几名精通方言的墨者来到城墙下的地道附近。 一个巨大的炉子已经支好,里面布满了艾草和辣椒皮之类可以熏出浓烟的材料,随时可以点燃。 粗大的陶管与这个炉子连接,一直通入到黑黢黢的洞穴之内,旁边有一个大铜铃,若是已经做好了对接袭击的准备,里面只需要拉动铜铃,就可以即刻点火。 精壮的墨者正在准备各种奇怪的器械,如钩拒、铁服说、夷矛、酋矛等等适叫不上来的兵器。 预先配置好的洗眼睛的药水,也装在罐子里朝里面运输,负责挖掘洞穴的男女都有,分工协作,速度很快。 洞穴打的非常宽敞,长长的陶管就贴着地面一路延伸,上面已经涂抹了防止漏气的泥。 洞**部,每隔十二步,就在两侧挖掘出一个大室用来驻扎兵卒,上面有小陶管可以通风。 十二步之间,必有一处极为狭小的地方,一个人刚刚可以通过,旁边还有一堆大盾样的木门,镂空的,可以伸出长矛攻击,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堵塞防止浓烟来到这边。 靠近洞穴尽头的地方,只有微弱的亮光,墨者不敢用大火以防窒息,只能用一些小火把,好在有松脂和植物油,将将可以照明。 一些危险的地方,还有木头支撑,看来负责挖掘隧道的墨者,应该是铜矿矿山之类的地方出身,做的极为娴熟。 适走到最后一个大屋内,一名墨者正拿着一个特制的蒙着牛皮的古怪陶瓮,将耳朵贴在上面听动静。 适也不敢大声说话,其余墨者拿着工具随时准备着,后面还有阻挡敌人用的木盾。 适暗暗赞叹这一切,心说墨者挖坑的手段果然娴熟,配合上那些陶管、通风、鼓风之类的守城器具,这天下想要冶铁挖矿,确实没有比墨者更适合的了。 那名听声的墨者仔细听了一阵后,小声道:“应该是陈人,就在我们侧面两步的地方。” 里面负责武力的墨者点头,示意动手。 适却忽然想到了什么,小声道:“且让他们再挖一阵,生擒数十人,再行将后面的众人用烟熏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