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 (第3/4页)
片土地的未来就是另外一种命运。 九十年代爆发的大下岗浪潮,对东北的伤害是最大的。一方面是经济结构问题,另一方面反而是因为东北过去的积累太丰富,以至于“有点小病硬扛住,反而拖成了绝症”,最后大家一起去死的结局。 就算是后来的招商引资,东北的投资环境也只能是让人摇头。原因很简单,东北的经济体制缺课严重,自然不会被资本青睐。 改变人们的观念,胡文海觉得这是比投资多少个大项目,更加重要的一步。其实想想,为什么是en州假鞋卖到了商务部部长女儿的手上,为什么是激n江卖假药的全镇甚至敢抱团和中央的调查组对着干? 这个年代的东北人,缺的正是这种对资本和利润疯狂追逐的精神。钱都懒得赚,可不是一句形容词。 至少有一点汪厅长说的没错。一旦绣城这里的计划实施顺利。胡文海真的有在全省、甚至整个东北进行推广的想法。 商业厅、甚至是商业部。是他的计划首当其冲的障碍。九十年代前如果不能发展私营企业,起码能刺激一下东北的个体经济发展,抓住八十年代最后机会。而个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就是如今商业部门。 汪厅长负气而走,事情当然不可能就这么过去,手段可以说是接踵而至。 第一步,汪厅长就显示出了他卓越的眼光。绣城商业局。硬扛着绣城市府的意见,明令通知即将收回百货大楼的承包权。 紧接着第二步,绣城商业局宣布接到上级部门通知,个体户手续全面暂停办理,并且限期展开个体户的整顿治理工作。 绣城商业局充当了马前卒,渤海省商业厅也没有光是躲在幕后。省里其他地区的企业,都收到了商业系统的通知。东风快递手续不全、资质存疑,要求全省商业单位暂缓与其进行合作。 甚至是新科公司 距离汪厅长上次离开绣城不过才一周时间,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现在绣城的个体户界真可谓是噤若寒蝉、风声鹤唳。 对东风快递强出头导致绣城个体户被打压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可以说是满城风雨。一些人不满的声音。也渐渐的大声起来。 原本门庭若市的东风快递门店,最近也开始门前冷落车马稀起来。 挟着这股士气,汪厅长领着渤海省商业厅的检查组,志得意满的杀回了绣城。而他的剑锋所指,赫然就是胡文海的新科公司。 滴滴 汽车的鸣笛声响起,一连串挂着政府部门牌照的国产桑塔纳和进口奥迪汽车,就停在新科工厂门外的大马路上。 而新科工厂厂门口的伸缩式大门,却一点开启的迹象也没有。国内汉华机械厂生产的伸缩式大门,使用ne555电子芯片控制,高档的一逼。 “干什么的?没看到是工厂大门口吗?没事不要停在这里!”新科工厂的保安从门卫室里探出头来,不耐烦的喊道。 打前站的桑塔纳上下来一个年轻人,皱起眉来训道:“我们是渤海省商业厅的,要到新科工厂进行检查,你赶紧的开门。耽误了领导的事情,你付得起责吗?” “商业厅的检查?我没接到通知,没通知,什么人都不让进。”门卫大爷看起来少说五十多岁了,日本鬼子都见过,哪会怕这个。 “嘿!” 商业厅的看了看门卫室窗户上的防盗网,还有紧紧关闭的防盗门,急的抓头挠腮却硬是没什么办法。跑回去和桑塔纳后座上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商量了两句,小年轻只好又跑了回来:“给你们领导打电话,就说是省商业厅的汪厅长亲自来的,不开门的话后果自负!” 门卫大爷看看小年轻,再看看后面几辆车的车牌,头缩了回去,半晌才扔出来一句话:“等着!” 好吧,那就只有等着了。 后面一辆海/南牌照的奥迪100后车座上,汪于世再次看了看手表,冷哼了一声:“这胡文海真是无法无天,连商业厅的车队都敢拦在厂门外面了!这么跋扈,早晚有人教他做人的道理。” 不是汪厅长不想教胡文海做人的道理,奈何新科公司的管辖权,根本就不在他商业厅的手上。 原本他按照正常程序,向省工业厅提出检察的书面申请。早上提交过去,八点半就被打了回来,就四个字不予同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