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风快递 (第3/4页)
仪器仪表、电工电气、矿山设施、农业机械、电子设备、家用电器…… 这分明就是对渤海省工业来了一次普查,胡文海真不知道,自己不在这段时间里,小叔胡胜利是怎么做到这份丰功伟绩的。 “怎么样?这位大哥,你有没有熟悉的行业?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做熟不做生。你要是过去接触过什么工作,就想办法找找这个行业有什么是咱们自己能做的。比如说你们部队里,有不少汽车兵吧?汽车兵肯定要会修汽车吧?开个修车行就不错,汽车、摩托车,有车的都是不差钱的。要不然手艺更好,在械修所干过的,干脆买两台机床,自己做点普通的汽车配件?当然,你们要是没接触过机械设备也不要紧,各位大哥在部队上接触过通信设备没有?我们铁路上的通信公司,正在准备把业务外包……” 小姑娘介绍的热情高涨,各行各业的各种生意经似乎信手拈来。胡文海原本心里在想着事情,只是心不在焉的听着。不过突然听到铁路通信业务外包,不由回过了神来。 看来,自己离开绣城这段时间,真的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大妹子,你说铁路通信的业务外包,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在部队上,还真做过通信兵的。” 胡文海这话让小姑娘眼睛一亮。笑容顿时热烈了起来:“哎呀,那可太好了!实话跟你说大哥,我们铁路上也是有电话的,原本主要是用来自己内部调度通信用。不过通话资源还有富余。就准备开放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这样国家的财产也不至于浪费了不是?我们铁路自己的通信公司人手有限,所以就打算把一些工程和服务项目外包出去。这个外包啊,就是承包给个体户或者施工队,按项目支付报酬就是了。咋样大哥。你有兴趣没有?” “哦?有点兴趣。” 胡文海还真对绣城铁路分局有点刮目相看的意思,这自打赶走了原来那批老人,现在主动性简直换了一副天地啊。 不仅是东风快递风风火火的搞起来了,就连铁路通信也已经开始着手向社会推广?不过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东风快递联系着供货商和个体户,这是当前社会上有通信需求最大的两个群体。只要拿出和邮电局不同的经营面貌来,相信在通信市场上反为主就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别看建国三十多年了,就绣城来说电话号码才五位数。绣城市区,有电话的主要都是企事业单位,个人家通电话的非常少。再有就是各处公用电话。公用电话也不是像九十年代一样随便哪个小卖店都有的,而是像“话吧”一样,是邮电局专营的设施。长途通信,这年月还主要依靠电报呢。 邮电局这么点家底,绣城铁路分局投入个几千万,就能在规模上把绣城邮电局的电话系统优势抵消。主要还是八十年代末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为电话数量增加提供了技术基础,降低了通话成本。在这方面,反而是一张白纸的铁路通信更有优势。 由此可见,这个绣城铁路分局新来的领导。显然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有机会,胡文海很想见一见他。 “太好了,既然大哥你有兴趣,正好我们东风快递有一个合作企业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小姑娘从手边的书架上翻找一会儿。找出一摞印刷着表格的纸张来:“来来来,大哥只要你在这里按个手印、或者签个字,我们就能帮你去商业局跑手续。你放心,商业局那边我们人头熟,肯定让你不吃亏。” 胡文海接过表格来看了一眼,这小姑娘说的倒是没错。这是一份委托手续。从资质验证到手续申请,成立一个个体户门市部的手续,都可以委托给一个名为骏普的服务公司。当然,服务公司帮助办理手续,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 不过胡文海看到这份表格,却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东西,看着有点眼熟啊。 胡文海看起来有些为难,摸着口袋说道:“这个要多少钱?我们兄弟刚退伍,身上的钱可不多。” 小姑娘连连摆手:“不贵、不贵,三百块钱帮你跑完全程。五百块钱,加急一个月拿手续。一千块钱,一周之内就能有结果。” 见胡文海有些意动,小姑娘再接再厉道:“大哥,现在这买卖可是真好做,早一天开门早一天赚钱。如果自己去跑手续,就不说能不能跑下来,真要走流程仨月是它、半年也是它。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