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思考 (第3/4页)
人群体的扩大。国家负担不起所有国民都想挤进工人阶层,并且享受工人阶层过去的“特权、中产生活”,于是只能从收买整个工人阶层和国民,变成收买少数官僚阶层了。 到最后收买官僚阶层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停滞,国民不满增加。苏联官僚们更不满足于披着社会主义皮,不能尽可能的压榨工人,不能继续扩大自己手上的权力,于是干脆想要撕下身上这层皮,向着西方资本家们看齐,抛弃整个工人阶级。让工人阶级从过去的国家主人、工厂管理参与者,变成没有权力的草民。 而苏联人当真也就这么做了,结果如何自不必说。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发展跟不上工人群体规模和物资需求的增长,如果苏联当年能够满足收买工人阶层的要求——勃列日涅夫刚上台的时候,曾经做过这个努力,但很快就发现这是苏联所无法负担的。 于是他转而收买官僚阶级,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几乎达到巅峰,也就是在他执政的最后几年,苏联的经济增加近乎停滞。为**********时期官僚撕皮提供了现实基础。 抛弃工人阶级在苏联的具体表现,自然就是苏联解体,官僚们转身成了资本家和寡头。俄罗斯刚独立的那段时间,几乎就是资本家最梦寐以求的世界。 而这个历史进程发生在中国。表现的就是大下岗浪潮了。一边是一千五百万国企工人大下岗,另一边则是公务员涨工资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两者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换个角度,中国的两千万国企工人在前三十年也真说不上是什么“无产阶级”。真正的无产阶级,其实是被“剪刀差”剪的欲生欲死、三提五统不交税就牵牛的农民。 只能说。工人在九十年代后的地位,只是从中产阶级回归了历史本来地位而已。 但问题三十年前农民牺牲,工人受益。而轮到两千万工人的既得利益被夺走了,可农民也并没有因此而生活状况发生什么改变啊。让人值得深思的是,既然工农最后都没有得到好处,那利益哪去了? 八十年代,波云诡谲。 只不过幸运的是有了毛熊这个好老师,中国终究没有变成苏联,额米豆腐善哉善哉,中国从一条修罗路上尸山血海中冲出来了。而当资本与官僚发生化学反应。最后bug般的国家资本主义就诞生了。两千年以后的中国再工业化,凭借国家资本主义,一举成为了世界工厂。 说实话国家资本主义即使再糟糕,也总比信了里根邪的**********选的新自由主义强上了百倍、千倍。 而胡文海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既然这个过程已经是不可逆的了,那么在九十年代就复制两千年以后的成功案例,尽早把这头“洪水猛兽”释放出来吧。 这个世界上大道理太多了,他只是不想去想那么多而已。 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变或者保护自己目光所及的范围,他能做的也就仅此而已。 胡总是个爱自己胜过爱所有人的人。没有自己去挑战整个世界的勇气。 那就这样吧。 当汽车停下来,他推开车门,小叔和夏博洋都在自家门口似乎等了不少时间了。 “萧包子和锦一顺的炸鸡,吃了没有?” 胡文海露出笑容。晃了晃手上的食物,拿出钥匙打开院门,将两人请了进来。 “嚯,听说海哥你这次是坐专列回来的!” 夏博洋上下打量着胡文海,像是从来没有认识过他似的。 “我自己也晕呢,走吧。咱们边吃边说。” 胡文海窘迫的笑了笑,一马当先的打开房门,张罗着杯碗瓢盘,将一桌下酒菜弄了出来。 胡总自己是等闲不喝酒的,不过他开了一瓶可乐。别说,八十年代的可口可乐不说是权贵饮品,但还真是新鲜物件,和三鲜伊面的档次也差不多少了。 “我说文海,找我有事?”小叔胡胜利揪了个鸡头,津津有味的啃着问道。 “有点事,不过你先听听。”胡文海点头,转过来向夏博洋问道:“老夏,你手上的项目进展的怎么样了?” “我正要说呢。”夏博洋找纸擦了擦手,摸出个本子和笔来,接着比比划划的说道:“有你的关系,王市长专门协调了一块地给我们。不过政策上不太合适,所以是以劳动服务总公司披了一层皮,然后承包给了我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