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_第三百零二章 尾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尾声 (第2/4页)

 胡文海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另一个事情,海军方面这两天会也有一个考察团。他们主要是打算考察引进日本远洋渔业船上的一些技术和设备,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大港造船厂也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尽快帮海军将一艘福清级补给船改造成远洋渔业母船,当然可能以后还要有远洋渔业船的订单要下给大港造船厂……”

    孙厂长闻言哈哈大笑,连连点头:“这个不用胡总着急嘛,我们大港造船厂和海军的关系,那当然是不用说的。”

    “这样,海军的日子难过我也知道。福清级的改造费用,大港造船厂可以先垫着,海军什么时候宽裕什么时候补上就是。至于说工期,海军什么时候把船开过来,什么时候我们就开工!”

    胡文海这才真正笑了起来,福清级改造完工,海军方面就有借口满世界的跑了。到时候为了远洋渔业资料,想来那批苏联人要的羽绒服应该也已经做好了,距离见到女儿的日子总算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毫无头绪。

    尤利娅和娜塔莉亚母女俩听说现在已经去了罗马尼亚,海军这批羽绒服交货也是在罗马尼亚,到时候双方交易自有见面的时候。更别说海军只要有了这第一次交易,见到好处以后这种见面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搞出这么多大事来,终归是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每每看到那眉眼间依稀有自己模样的小女孩,胡文海就有些迫不及待飞到罗马尼亚的冲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进入撤离日本之前的琐事阶段了。

    有柴老亲自镇压,那些被发配日本的中船领导干部,哪个都没有蹦跶起来。就被一巴掌拍死了。

    原本还有人机灵的找机会给国内打了电话,中央方面还真有人想要过问一下这个事情。可当大港造船厂狂揽三十多亿海外订单的消息传来。一切反对派都成了纸老虎,一戳就不见了。

    原本报纸上讨论的沸沸扬扬的劳务派遣,煞那间偃旗息鼓消失无踪。据说是一号首长亲自发话,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什么不能试一试的。何况又不是取消了工人的工人身份,仍然还是国家工人,还在国营企业里工作,换个马甲而已。

    你举工人是工厂的主人翁。我举革命工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国家工人还是铁饭碗,怎么就变成封建世袭了?

    最后劳务派遣这个事情,还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摸石头过河吧!讨论虽然平息了下去,可全社会的目光都盯着中船的一举一动。

    当大港造船厂三十多亿订单的事情在小范围高层内流传开,知情人都清楚,不用再讨论了——有这口仙丹吊命,中船是死不了的。既然中船不会倒,那劳务派遣的推行也就成了定局。一切都看中船劳务派遣实行的结果如何了。

    至于说想要把劳务派遣这一手给摁回去,那就不用想了。

    方剑阁在外汇市场上大杀特杀,虽然提前拿出了三亿美元的收益。但随着日元的稳步升值,现在整个交易已经进入到安全期。市场虽然偶有波动,但已经不可能发生爆仓这种危险情况。

    何况只是几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这在外汇市场上根本毫不起眼,更不可能有势力去刻意针对制造行情——现在在汇市上想要逆势操作的庄家,还没等坑到胡文海,估计就会被其他市场上的庄家吃的一干二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十月之后又是三亿美元的收益到手。三菱和三井看在眼里,对未来的万亿日元贷款再也没有一丝顾虑。

    渤海省组织的船舶技术考察团已经回国了。这年代的专家教授毕竟不是十年二十年后那些砖家叫兽,真材实料还是有的。

    拟定的产业升级方案和引进项目。在孙厂长审核之后,立刻进入了交货阶段。日本人是淘汰落后产能。直接拆现有设备就行了。源源不断的造船设备被运输回国,让大港造船厂和渤海造船厂迅速拥有了巨型总段合拢的建造能力。

    海军的考察团来的快去的也快,有三菱和石川岛播磨重工的大力支持,考察的又不是什么军用技术,远洋渔业加工船的相关技术和设备,日本人打包以优惠价处理给和喜滋滋的海军。

    哦,对了,自九月以来,日本企业的股价冲天而起自不必说。韩国五家重工企业的股票,却是应声而跌。十月过后,韩国五家重工企业的市值,起码跌去了10%不止。韩国人和中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