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谈判 (第3/6页)
。9事件政变失败之后被以叛国罪投入监狱——真是太可笑了,想要挽救苏联的人被投入监狱,而真正叛国的人则成为西方口中的圣人和未来俄罗斯的总统! 早在苏联解体之前,克留奇科夫就频繁的发表讲话,认为国家正在走向混乱,苏联解体的威胁已经出现。 政变失败之后。在监狱当中,他更表示,自己惟一的遗憾“不是参加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而是未能阻止苏联的解体”。 这是一个始终默默守护着苏联的老人。 而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一条狗。 戈尔巴乔夫想方设法限制kgb,而克留奇科夫则要想方设法养活kgb上下数百万张嘴。 乔沃维奇家族的动作究竟有没有克留奇科夫的默许,这谁也不知道。但科罗廖夫知道,他就是个“国际象棋里的卒子,只能前进”。 作为乌克兰kgb的高层,老乔沃维奇给他的命令。不仅是达成这次交易,而是要掌握这条与中国贸易的渠道。 科罗廖夫肩上的重任,可以说是非常沉重。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猛的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因为他手上戴着手铐,所以睡觉的时候衣服并没有脱下来,这让他有些不舒服。 科罗廖夫来到墙角。用身体挡住皮箱,然后转动密码盘。啪嗒一声。皮箱打开,他从里面取出了一把钥匙,解开了手上的手铐,然后活动了一下手腕。 他将手铐放回箱子里,接着锁上皮箱,打乱密码。已经到了目的地。他至少不用再担心这些资料丢失对乔沃维奇家族造成的威胁,手铐也就不是必须了。 将皮箱扔到床上,他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除了脸上的胡须,看起来他已经从旅途的疲劳中彻底恢复了过来。 当当当。 “科罗廖夫同志,我是孙中石啊。你醒来了吗?” 嘎吱一声,科罗廖夫手上抓着皮箱,拉开了房门。 门外面,早就已经收拾利索的孙中石正站在门口,见到科罗廖夫,连忙笑了起来:“真是不好意思,科罗廖夫同志。昨天的欢迎宴会没有让你进行,我受到主人的委托,代为向你致歉。” “不用气,孙。”科罗廖夫习惯性的向走廊里左右打望,走了出来,将门在自己身后关上。 “昨天的酒非常好,实际上我很满意,中国酒非常和我的胃口!至于道歉就更不必了,我来这里是工作的,更希望能够赶快处理公务。” “当然,都已经准备好了,请科罗廖夫同志这边走。” 海军的招待所环境相当不错,走廊里地上铺着的是长绒地毯,踩上去又软又舒服,一点声音都没有。而墙上则挂着一些看不出年代的水墨山水画,也是相当的有品位。头顶上是方形装饰灯和西式吊顶,走廊尽头则是一扇直面太阳的落地窗,一路上科罗廖夫看的真是啧啧称奇。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这一路走来,中国给他的印象,和他心中的固有印象差距真的很大。 回想路上浮光掠影闪过的农田、工厂和城市,以及这个内含丰富的招待所,让他意识到,中国并非是一个贫穷的离开苏联就无法发展的国家。 这是一个有着和苏联不相上下国土面积,并且自然条件比苏联更好,人口更多,工业化程度也非常高的国家。 这里会是一座金矿。 科罗廖夫这样想着,就看我能从这座金矿里带走什么了。 “科罗廖夫同志,你好。”站在前面和科罗廖夫打招呼的还是池秘书,他微笑着伸出了手里。 “你好,我的达瓦里希。” 科罗廖夫干脆将手上的皮箱放在了桌子上,正色道:“我的时间有限,不如让我们这就进入正题吧?” “没问题。”池秘书点头。 池秘书从身后接过几份文件,摆在桌子上:“这是我国海关出具的报关文件,鸭绒一等品,放到国际市场上是八万美元一吨。” “不错。价格很合适。”科罗廖夫点头。 鸭绒在国际上主要用来制作保暖产品,羽绒服和羽绒被,以其优秀的保暖和轻便的重量成为非常受到欢迎的冬季保暖产品。 然而鸭绒并不是鸭毛,而是鸭毛根上的那一点绒和毛。可想而知,一只鸭子身上的鸭绒,或许还没有10g重。要收集一吨鸭绒。起码五万只鸭子,最后才能凑出这么一吨鸭绒。 在苏联,过冬的衣物最常见的是动物的毛皮。比如说熊皮、猪皮、牛皮和裘皮。这里的裘皮就是狗皮,只不过苏联人不说狗皮,而是说裘皮而已。 据说当年中国购买su27战斗机,一部分货款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其中之一要的就是狗皮大衣。 为了凑够一万件狗皮大衣,华南地区甚至闹起了“狗荒”。当然,这里面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酒桌段子。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为了收购这些鸭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