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诞生! (第3/4页)
管够吕秘书对技术方面的了解不深,所以在委托给栾校长请他出一份详细的报告之后,就先退了出去。 他在盛京还有点闲事处理,首长的秘书就是首长的旗帜,有的时候也颇为身不由己。既然到了盛京的地面上,一些礼节性的拜访总是少不了。 而且确认了igt技术的可行性,这多少算是阶段性成果了,他还是要及时向上面汇报的。 胡文海的验证。只是证明了一种可以在更小体积和功耗的设备上,实现晶闸管的整流功能。但是仅仅如此一个结论是不够的,呈交给吕秘书背后领导的报告书。显然不能只有这么一句话。 对一种新技术,正常来说应该是技术持有人申请技术鉴定。然后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同行业专家。大家聚在一起开个会,看看这个技术是不是达到了声称的标准。 这么一套手续下来,往往是旷日持久而且把申请人搞的精疲力竭。 而即使通过技术鉴定,这年月的中国技术,大多数的下场都是被束之高阁,成为所谓的“技术储备”。 而技术的开发人员,运气好科研结果成为继续晋升的成绩。运气不好,说不定就是一个月奖金也给打发了。 “这个什么igt。就拿到我们东大的实验室去吧?”栾校长眉开眼笑,想了想说道:“关于电力工程,我们东大也是有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水平都相当不错。对具体数据的测量和验证,可以很快就拿出结果。” 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想要把igt的原理搞明白,有近距离直接研究的机会,肯定是要心花怒放。 不过在栾振章伸手去拿那块igt电路板的时候,却不想手被胡文海给按住了。 “这块igt电路板,不能离开601所。”胡文海说的非常坚定:“至少我想问一下,栾校长你们东大实验室的密级是什么水平。工作人员都可靠吗?” “小胡同志这话是什么意思?” 栾校长愕然,东大电力工程的实验室就是一个省级实验室,在省内算是很不错了。但拿到全国水平来看。也就是第二梯队的角色。 这样的实验室当然是没有什么太高的密级,而且工作人员显然是不会有特别政审,并且背景完全干净。 这和601所不同,作为中国战斗机设计的最高院所,601所里就是条狗都是“根正苗红”、“又红又专”,人员保密级别非常高,而且保密制度也很完善。 601至少在这方面绝对比611要强,除了奉旨泄密之外,盛京601所的附近从来没有爬墙党的存在。至于611的爬墙党。三十年后都快成为当地一块产业了。 一项技术秘密放在601所里,仍可称之为秘密。但是放到公立大学的开放实验室去。八成就只能变成蜜糖技术了——专门用来招蜂引蝶。 胡文海可不敢去赌,赌东大的实验室不会把这项技术的消息泄露出去。甚至是干脆把商业间谍给惹出来。 技术厉不厉害?厉害。好不好用?好用。但这不代表它的生产难度有多大,而是纯粹的思路问题。 这东西以八十年代中国的技术都能造,至于说美苏日德法英意荷…… 比这个年代中国芯片制造技术高的国家,可以说简直如同过江之鲫。 不用拿到实物,这些国家的科学家哪怕是听上两句原理,说不定就把这个思路给开拓出来了。 所以说和锂电池技术不同技术在做好准备之前,必须紧紧实实的藏着。 也正是因此,胡文海是绝对不会同意把igt电路板拿到东大实验室去进行测试的。 “我是说,栾校长要想对igt技术进行深入测试,只能在601所内。不是我不相信东大,不过igt技术非常重要,不能面临泄密的风险。” 胡文海这么说了,栾振章看向顾所长,后者默默的点了点头。 站在顾所长的位置上,出于中*工行业的传统,对任何信息都有保密的冲动。使用了igt技术之后,战斗机的战斗力能否进一步提升,提升到什么水平,这可是很有保密必要的情况。 当然,如同针眼无人机使用igt技术之后,需要在结构上动大手术一样。歼八或者歼八ii如果想上igt,需要的准备工作就更多了。 “那601所有可以做检测的设备吗?”栾振章转头向顾所长问道。 “这个,我们可不是专业的电力电子实验室。”顾所长双手一摊,飞机设计所里没有电子电力实验器材,这可不能怪到他的头上。 就算是有这样的设备。顾所长也不敢出这个头。明显里面水深着呢,我们航空工业部的研究院,犯不上趟电力工业部的浑水。真要是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