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_第二百四十七、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八章 (第3/4页)

了。哪怕没有特效,经典也永远都是经典,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世情的变幻而稍减魅力。

    屏幕里,江姐和狱友们一一告别,整理着自己的头发,然后面带笑容的昂首挺胸,奔赴了法场。

    当镜头里青山旋转、蓝天响起悲歌,胡文海终于忍不住眼中的泪水。哗哗的流了出来。

    “胡总!胡总!”

    601所里有一个的放映厅,这是平常放映纪录影片或者试验记录的地方。不过当然,放映厅里也会准备一些电影,在放假的时候提供一些福利。

    不过此时漆黑的放映室里只有胡文海一个人,伴随着放映机的光束投影在荧幕上,多少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

    就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放映厅的大门被人推开,冉妮探着头进来,嘴里不停的喊着。

    胡文海连忙擦了擦已经从眼角流出来的眼泪。假意清了清嗓子,这才站了起来。

    “冉厂长,我在这里!”

    “胡总,出事儿了!”冉妮焦急的喊道:“结构工程师和罗工两边掐起来了,你快来!”

    “哦,我这就来。”胡文海用力的挤了挤眼睛,连忙抹黑向着放映厅的大门走去。

    吐噜噜噜——

    冉妮一脚踹下,一辆橘红色的摩托车就发动起来。

    这是一辆雅马哈明星50摩托车。但从它车梁的铭牌上却清楚的写着四个“中国制造”的大字,分明是个贴牌货。

    但即使是贴牌货。这个年月骑着一辆雅马哈摩托车在路上跑,那就相当于三十年后开一辆特斯拉电动跑车一样拉风,回头率几乎都是100%。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辆贴牌雅马哈明星50摩托车的国内生产商,不是别家,正是大名鼎鼎的黎明发动机厂——也就是军迷俗称的歌星厂了。

    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这辆雅马哈明星50摩托车,就是由中国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工厂生产的。

    最“黑科技”的,就是这辆摩托车不是通过链条传动,而是通过一根传动轴传动……

    传动轴……

    胡文海第一眼看到这玩意的时候。几乎就是跪了。

    一般这种发动机用传动轴输出动力的技术,都是用在“太子”、“哈雷”或者三轮摩托车这种重型“拉轰”的摩托车上的。

    然而明星50这车,它实际是个像木兰踏板一样的女士摩托车。几乎从来没有这种型摩托车上,会使用轴传动的。

    只能,这真是个神奇的年代,神奇的商业模式,和神奇的产品了。

    实际上沈飞这几个企业在商业化上也算是披荆斩棘了,造摩托车这种副业还好,松陵机械厂不也还造过车。后来沈飞还更奇葩的卖过菜刀和地板,算是想尽了办法的去找钱。

    实话这要不是缺钱缺的厉害了,沈飞舒舒服服的把飞机造好了不成?何苦搞这么多有的没的。

    从这一根传动轴上就能看的出来,中国不是没有好技术,而是没有把技术变成资本的思路和资本。

    守着金山,往往却靠着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手工、轻工品赚钱,也算是一种悲哀吧。

    胡文海心里这些感慨一闪即逝,跨上了摩托车的后车座,扶着后面的货架,轻轻拍了拍前面冉妮的肩膀。

    “坐稳了啊,胡总。”冉妮爽朗的一笑,扭动把手轰开油门,摩托车蹭的一声就窜了出去。

    601所内的一间楼,楼前挂着一道油漆还没风干的牌匾,上面写着“国防科工委501航空航天研究所”的字样。然而从周围进出的人脸上,轻易的可以从他们的目光中看的出来,这不过是一道挂羊头卖狗肉的送分题而已。

    对,什么501研究所,不过是国防科工委给601所披的一层皮罢了。

    至于航工部的压力?他们现在还自顾不暇呢。搞出“独走”这种事情来,他们内部恐怕有的扯皮了。

    嘛,反正航工部多数时候做的都是这个工作,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

    胡文海现在也不想管他们上面是怎么扯皮,只要不耽误他手上这个无人机研发的项目就行。

    为了确保“针眼”无人机的研发进度顺利,这段时间他甚至吃住都是呆在601所里,就是为了随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比如机身使用的铁氧体吸波涂层,这东西放到八十年代妥妥的就是黑科技,美国人秘而不宣的秘密武器。但是放到三十年后。铁氧体吸波材料,早就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民用、军用领域——阿里巴巴上两块钱一片,真不知道便宜到什么地方去了。

    起来这东西胡文海真是一也不陌生,在手机设计中铁氧体吸波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天线、电池无线充电等方面,根本就是烂大街的白菜技术。

    只要根据吸波频段对铁氧体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