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 少女失踪 (第2/2页)
朱智涵心想,是不是有人拐卖妇女? 朱智涵轻轻在门上拍了三下,一个男人把房门打开,原来房内是夫妻模样的一男一女。 他估计是两口子在里面吵架,就道了声:“对不起,敲错门了。”转身走开。 朱智涵刚回到自己客房,那男人随后敲门进来,说出了夫妻打架的缘由。 原来,那男人叫刘皖雄,女人叫孙春花,是安徽凤阳人,夫妻带着女儿小凤卖艺逃荒到了岳州。 今天一家人去洞庭湖畔的南岳坡,拉起圈子唱歌卖艺。 夫妻玩了一套杂耍,女儿小凤开始演唱《凤阳花鼓》: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支凤阳歌,凤凤阳鼓啊,咿呀哎哎呦……” 十四岁的小凤姑娘脸蛋白净,长相乖巧,歌声又清脆甜美,周围观看的人大声叫好。 这时,孙春花手端盘子向围观的人讨钱,众人纷纷解囊。 孙春花走到两个大汉面前,刚伸出盘子,就被一个汉子把盘子打翻。 他大声叫骂: “卖唱的讨口子,你们没有拜彭老爷的码头,也想在岳州混下去?不懂一点江湖规矩!” 骂完给她脸上一耳光。 刘皖雄过来论理,被那汉子一拳打倒。 小凤过来拉父亲,另一个汉子左手在小凤脸上摸了一下,右手突然拦腰把小姑娘挟在身上。 纵身跳出圈子外,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快跑了。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夫妻二人惊慌失措。 等到回过神来,刘皖雄和孙春花跑出去追赶,哪里还有小凤的影踪? 夫妻痛哭流涕,沿街到处打听小凤的下落。 两口子晚上回到客店后,互相抱怨。 孙春花责怪刘皖雄,不该来岳州。刘皖雄责怪孙春花,不该找那两个汉子要钱。 先是争论,然后就打起来了。 刘皖雄刚才见朱智涵面容和善,眉宇之间有股英雄气概,又同是住店的客人,就跑过去将自己的遭遇讲出来,希望能有所帮助。 朱智涵听完他们的遭遇后,想起了自己失踪的桃花妹妹,对他们夫妻产生了同情心,答应协助寻找小凤姑娘。 次日上午,朱智涵决定去岳阳楼参观,那里游人多,可以顺便打听小凤姑娘失踪后的线索。 朱智涵从客栈出来,沿洞庭湖岸往北走不多远,就到了镶嵌“巴陵胜状”的门牌前。 他进门后,远远望见一座金碧辉煌的高大木楼,楼椽正面高挂“岳阳楼”匾牌。 岳阳楼雄踞在洞庭湖东岸的城墙之上,主楼三层,飞檐斗拱。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集结为一个完美整体。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古代的岳州府,先后称巴陵郡或岳阳郡。 据传岳阳楼的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朱智涵登上城墙,从北向南,先走进三醉亭。 这是根据纯阳子吕洞宾“三醉岳阳”的故事而建,为二层二檐木亭,内有吕洞宾醉卧岳阳的塑像。 朱智涵见了祖师爷,连忙跪下行大礼。 从三醉亭出来,走不到百步就到了岳阳楼的正门前。 朱智涵走进一楼大厅,见正中挂着一块《岳阳楼记》雕屏。 紫檀木板上黑底绿字,字迹苍劲古朴,颇有气势,不禁啧啧称奇。 登上二楼,大厅中又见一幅相似的《岳阳楼记》木雕屏,字迹龙飞凤舞,出神入化。 朱智涵觉得奇怪,在同一座楼,何必嵌刻两幅同文同样的木雕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