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狩大明_第2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7节 (第6/6页)

油锅里挣扎好一阵才死。

    许多人都心惊胆战地扭过头去,正德却看得两眼发亮,对于敌人他是绝对强硬的主,可惜一直以来他的手下都主张以仁治国,对敌人也搞仁恕之道,正德满肚子邪火没地方撒,现在好了,朝廷里给段飞折腾了几次,官员撤换了不少,所谓的鹰派已经抬头,这一次处置倭寇的强硬正得益于此。

    看到眼前残酷的场面,正德反而兴奋起来,他当即趁热打铁,喝道:“继续行刑,将那些要斩首的倭寇押上来!”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几十颗头颅落地,鲜血染红了大地,正德爽了,百姓也欢欣鼓舞,就像过大年一般开心,一旁观刑的倭寇却无不心惊胆战,原来大明上自皇帝,下至百姓,真要残忍起来,可一点都不比他们日本人差啊,这回他们真的是踢到铁板了,幸运的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还有活命的机会,不像宗设他们那样,死得那么惨……

    行刑结束后正德吩咐当场将那些被罚苦役的倭寇分别押向四面八方边远之地,等待他们的,将是二十年的苦役,若能顽强活下来,或许还有重返家乡的机会,另外十个幸运的倭寇,正德将他们训斥了一通,又带他们到郊区亲自演示眀军强大的火器,终于彻底折服了那十个倭寇,第二天一早,以杨慎和夏言为首的大明使节团开始启程,向高丽行去,正德希望他们能赶在三月中旬以前抵达日本,送交国书,令日本幕府将军及各地大名严格约束自己的部下,封锁海面,别让一个倭寇跑来大眀作乱,否则大明将对日本进行所有进出口商品加税百分之百的惩罚!

    二月二十六日,正德的旨意抵达扬州,正德同意了段飞提议在海上建立万里长城海上防线的折子,有此旨意,段飞得以继续在江南呆着,直至建成完备的防倭体系,并成功防御今年四月五月、九月十月两次倭寇来袭,然后再大胜还朝。

    段飞接旨后离开了扬州,此时他吩咐刊印的那两本医书都已刊印完,正以锦衣卫的名义发往全国免费发放,影响已经出现,对锦衣卫此举有人欢迎有人质疑甚至坚决反对,说那本《卫生常识概要验法》纯粹是妖言惑众,段飞吩咐各地锦衣卫用强硬的手段对付这些反科学的死硬份子,在锦衣卫的衙门里好好照顾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身体给他们验证《卫生常识概要验法》中的内容,譬如说换着给这些人喝烧开的或者不干净的水,或者在他们身上割几刀,分别用消毒过或者没消过毒的绷带包扎,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事根本无需段飞操心,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朝中有人支持,又掌有锦衣卫这个抓人不用许可的衙门,小打小闹的改革还办不到吗?日子久了大家自然会认同书上登载的那些卫生常识,今后自会对强推它的锦衣卫和段飞感恩涕零,这都是后话了。

    第608章 爱国教育

    段飞又是从扬州到苏州,然后又从苏州到杭州再到宁波,这一截路他这两年走了都不知多少趟了,

    按照奚秋蟾的理论,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都应该采取联防之策,不过四月转眼即至,段飞只能主要着眼于江浙福建,山东与广东则只以公文的形式指引当地官府采取行动。

    钱塘江口外岛屿众多,不过陈钱山、嵊山、羊山、舟山、岱山、普陀山地理位置较为重要,段飞打算现在这几个地方建立前哨和海军基地,针对倭寇的船小质量差数量也不多的情况,段飞决定在这些前哨基地中派驻些中小型的快船,装四到八门佛郎机炮就足够对付,这类型的船直接从何海与乌海雁那里买就行,改装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而福建月亮湾旁的军事基地里源源不绝地造出各式枪炮,已能满足海军的需要。

    对段飞来说造船挖海建基地开码头都不是难事,难就难在那些卫所兵连在家乡驻扎都不肯卖力,又如何肯跑到孤悬海外的小岛上去当一个辛苦的哨兵呢?

    经过一番思考,段飞开始在江南、福建等地展开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一夜之间爱国抗倭的口号贴得满大街都是,爱国的歌曲也以报刊登载的形式向整个沿海传播,那些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被段飞稍加篡改再请江南名士修饰一番后就盗版出来。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