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6节 (第1/3页)
机宜司的人手来回,消息传递得极快,短短两日后,大荣复就持着最新的传信,前来禀告。 狄进接过看了,眉头扬起:“李德明的随行医师仅有两人?” “李德明是西夏之主,便是寻常的首领,身边随行的不止这个数目!”大荣复冷笑一声:“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位的身体果然是出问题了,带的医官少,反倒容易遮掩,在手下面前也能展现出强势!” 狄进微微点头,再看完信报,又注意到一处关键:“李德明此次随行的亲信中,以三子李成嵬最得重用,屡屡托付重担?” 大荣复来此之前也看过了,沉声道:“这三子李成嵬的行迹也最明确,我们要不要……” “不必!陷阱罢了!” 狄进摇了摇头:“这是拿自己不堪重用的儿子当诱饵呢,虎毒不食子,李德明也是被逼到了绝路,用出了这一招!” 李德明有三子,长子李元昊,二子李成遇,三子李成嵬,可能还有更多,但活着长大的就这三位,而李元昊无论是出身、年纪还是能力,都遥遥领先两位弟弟。 这样的好处在于,兄弟之间没有争夺,无论立长立贤,都是李元昊当仁不让,坏处则在于,那两个弟弟被压得太狠,一旦李元昊有个三长两短,这两人中的一人继位,即便西夏没有与宋辽翻脸,三方相安无事,恐怕都撑不起大局。 越是蛮荒的政权首领,越是无法只靠父辈的遗泽,必须要自身具备能力与威望,以鲜血铸就权力,因此李元昊被宁令哥弑了后,后面西夏的皇帝,接连被母族外戚所掌控,大梁太后和小梁太后粉墨登场。 李德明虽然不能预言到未来的事情,但肯定清楚,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唯一能继承大位,安定局势的,只有李元昊,李成遇和李成嵬根本不成。 所以狄进已经清楚,李德明接下来除了安抚银夏,迎战宋军外,还会做什么了:“看来这位西夏之主,接下来的要事就是不计一切代价,找回李元昊了!” 大荣复奇道:“迎回世子李元昊?此人还没死么?” 成王败寇,在所难免,李元昊在辽国中京做的那些事情,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战争奇才,可既然失败了,便沦为狂妄自大,不知所谓之辈,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个西夏世子应该已经死在辽国了。 狄进却知道李元昊没死,如果死了,姐姐早就带着道全、迁哥儿、喻平和长风镖局的精锐凯旋,狄湘灵迟迟未归,显然是担心马帮那边撑不住,一旦自己走了,李元昊就会被漏出来,放虎归山。 有鉴于此,狄进下达命令:“加派人手,到辽夏边境巡逻,一旦发现李元昊及相关人员踪迹,速速回报……” “两地边境太长,不可能完全守住,可以先诱些人出来!” 大荣复目光动了动,提议道:“李德明若想迎李元昊回来,必然派出接应的人手,我们可以先将之除去,断了接应这个世子回国的路线!” “不错!” 狄进颔首,又叮嘱道:“如今李德明已是穷途末路,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西夏的局势,都撑不了多久,而李元昊无论是世子的传承地位,还是更甚其父的军事能力,都是李德明最后的救命稻草,机宜司接下来的重点,就在此人身上!” “是!” 大荣复领命去了。 狄进则回到越来越完整的沙盘边上,看着一支支代表军队的帅旗,朝着银夏地区进发。 七百里瀚海是难以跨越的屏障,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了,如果再来一场沙尘暴,连辽国那种数十万铁骑的军队,都可能折戟沉沙,大败而归,所以西夏将国都选在了兴灵之地,稳居后方。 但银夏不同,以宋军如今的威势,攻取银夏只是时间问题。 唯独可惜的是,如今是隆冬季节。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冬天打仗一直是竭力避免的事情,冬天行军要受到严寒和暴雪所带来的行军阻碍,积雪不仅会影响士兵的行军,也会给后勤运输造成巨大的困难,当年李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