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_第3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7节 (第1/3页)

    王曙固然不可能了解得这般细致,却也对狄进的剖析深以为然,只剩下最后一个疑问:“辽国那边?”

    狄进直接地道:“党项李氏的崛起,本就是宋辽在缔结和平盟约后,由直接开战变为地缘博弈的产物,现在我朝要灭夏,无论选哪一条路,都是绝对绕不开辽国的,必须要正视这个大敌!”

    在他看来,速战派并非胆大,恰恰相反,这群人是欺软怕硬的胆小。

    对西夏觉得能速胜,骨子里又不忘对辽国的畏惧,所以才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夺河西之地,让辽国无可奈何。

    太过侥幸,就不免显得掩耳盗铃,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勇武之辈,一腔热血,根本不会想得那般深远。

    所以狄进不会一棒子打死:“我朝有速战的决心和自信,这同样是对辽国的威慑,那群契丹人同样是畏壮侮怯,如今辽主老迈,太子年幼,他们固有威逼之势,却无开战之心,只要我们能瓦解李氏在党项族中的威望,让河西的番人站在我朝一方,辽人见事不可为,最终是会退却的!”

    “好!”

    王曙精神一振,再无疑虑:“深谋远虑,有理有节,老夫将上书,将‘和党项,诛李氏’之策贯彻始终!”

    狄进起身行礼,由衷地道:“多谢王公!”

    他近来一段时间,都将精力放在三司判官的工作上,三司使王曙作为顶头上司,如果支持另一派的观念,无疑会让他极为被动,现在说服了这位举足轻重的计相,不仅是一大助臂,更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至于真正的盟友……

    王曙还显得有些势单力薄,最佳的选择,确实是吕夷简。

    狄进将顶头上司拉入己方阵营,再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今日的工作,点卯回家。

    太平坊距离皇城很近,他上下班的路程也缩短了,待得回到家中书房,刚刚喝了一杯清茶,吕公孺就入内行礼:“师父!”

    狄进看了眼小徒弟的表情,就知道对方有正事要说,微微一笑:“令尊可有指教?”

    吕公孺取出一封信件:“请师父过目!”

    狄进展开,仔细看了,目光凝重起来。

    信是快马送来京师的,上面的核心只有一点,夏竦正在说服范雍,一同力主出战。

    两府宰执里面,首相王曾和枢密使张耆都支持速战,这两位求的是重夺河西,名存千古的功绩,于官位上王曾已是位极人臣,升无可升,张耆当枢密使都是幸进,更不可能再有提拔……

    夏竦则不同,他的资历在宰执序列中并不突出,想要由参知政事进位宰相,就需要西北的功绩,所以同样是速战派的支持者。

    这位之前吃过一次亏,思虑太多,瞻前顾后,没有率先将定边战略提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现在依旧遮遮掩掩,明明支持速战,自己不直接上书,反倒鼓动范雍。

    但这一步确实巧妙。

    此次与李德明交战,宋夏边境的最高军事长官,不是夏竦和刘平,而是泾源、秦凤和鄜延三路安抚使及鄜延路都部署范雍。

    范老夫子历史上被李元昊一套军事组合拳打得够惨,三川口惨败后,在西夏人心中也变成了可欺的形象,颇有些晚节不保,但这个世界李德明没能骗得过范雍,他反倒配合刘平的布置,成功将夏军引入陷阱,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可同样的,一个人的性情难以改变,范雍耳根子有点软,其实不赞同继续攻入西夏境内,可在夏竦的劝说下,又有些动摇起来,担心错失了这等大好时机。

    一旦范雍被夏竦说服,哪怕中枢这边速战派的声浪被压下去,也必须重视前线两位重臣的声音。

    “吕氏门徒遍布天下,在政事上的消息,比起机宜司都要灵通!”

    狄进不得不佩服这份消息的及时性,稍加沉吟后道:“令尊还说了什么?”

    吕公孺道:“爹爹想问,师父可愿往河西一行?”

    狄进了然,与那位配合,确实有股难言的默契:“令尊准备举荐我?”

    “是的!”

    吕公孺每次传达意思,都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