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节 (第2/3页)
的子女,你可认得?哪位嫡子最好沟通?” 吕公孺低声道:“师父,夏伯伯的嫡子,处境可不太好呢……夏伯伯之前跟他的夫人闹过,很宠爱庶出子……” 狄进眉头微动,倒是突然想到了,夏竦的家庭情况确实和普通高官权贵不太一样。 夏竦的妻子杨氏,同样是精于文章的才女,本可为贤内助,但夏竦宠爱美姬,渐渐冷落了正妻,杨氏一气之下把夏竦的隐私告诉她的弟弟,弟弟出面控告,两家因此结怨,夏竦的母亲和杨氏的母亲如泼妇般对骂,一路闹到开封府衙,成了笑话,夏竦就是那时被御史台弹劾,外放出去为知州的。 若不是夏竦确实有才华,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就被这后院失火的事情弄得前途尽毁了,而即便经历了这件事,夏竦只要还想要士林名声,就还是不能与妻子和离,故而家中的正妻依旧是杨氏。 不过从他特意弄了一座别院,蓄养美妾艳婢可见,夫妻俩人的关系也是有名无实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金屋藏娇,庶出的子女生了不少。 这下子倒是真的有些麻烦了。 他与夏府嫡子往来倒是没什么,毕竟宰执之子,但庶出子,地位就太不对等了。 眼见狄进的眉头微微一皱,吕公孺眼珠滴溜溜转了转,自告奋勇地拱了拱手:“师父,线索的事情可否交给弟子呢?备考之余,探探案子,劳逸结合嘛!” 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 吕夷简有四子,吕公绰、吕公弼、吕公著、吕公孺,皆聪颖好学,历史上四人先后权知开封府,传为一段佳话。 夏竦子孙数目更多,内外诸孙百人,但有记录的儿子,就是嫡长子夏安期,官至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亦是高官之列,但整体评价很差,出身高贵,却没有才学,还想入侍经筵,为天子讲学,为世人讥讽,偏偏此人蓄养歌姬乐伎,却不在其父之下。 高下之别,一眼可知。 此番吕公孺瞄准的目标,还不是已经入仕的夏安期,而是一个在拜访夏府时,曾经跟在夏竦身边的庶出子,夏安泽。 “国子监?” “不!不会去国子监进学,那里庶出的身份会被排挤嘲笑!” “小甜水巷?” “不!年纪还不到,他敢去,那些地方也不敢收!” 吕公孺谨慎分析了一番,有了计较,对着车夫道:“去城南夏府别院!” 在马车的行进下,出了汴京内城门,往外城而去,一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路过鳞次栉比的屋舍,最终在一座高墙飞檐,一眼望不到边的园林豪宅外停下。 护院远远地看到,立刻上前:“夏府别院,可有名帖?” 正威严地呵斥着,就见这辆华贵的马车停下,走出一位唇红齿白的小郎君:“在下姓吕,名公孺,来寻贵府十八郎君,你们去通报一声!” 夏安泽还真的待在家中,很快出了门,愣愣地看过来:“你是……吕相公的……” 吕公孺本想营造一场偶遇,但放弃计划后,干脆直来直去:“我是吕公孺,族中恰好也排行十八,你是夏十八郎,我是吕十八郎!今日路过贵府,来寻你玩耍,好不好?” “啊?请……请进!” 夏安泽比起吕公孺大三岁,个子明显高出一截,但两人站在一起,吕公孺却更像是兄长,夏安泽有些拘谨,更像是一个弟弟。 毫无疑问,在家中夏竦可以偏向这些宠姬爱妾所生的子女,可到了外面,他们就会回到本应有的社会地位,如此落差感,反倒让他们缺少同龄玩伴,以致于没过多久,夏安泽就在吕公孺自来熟的攻势下,变得亲近起来。 “你有何喜好?” “看书、骑马、射箭、蹴鞠、猜谜、钓鱼,还有破案~” “真厉害!” “你呢?” “我只能在家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