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节 (第2/3页)
哪家小郎君这般乖巧,原来是公孺啊!” 半大少年正是吕公孺,上前恭敬地行礼:“没想到真是夏伯伯亲至,小侄有失远迎,失礼了!” 夏竦笑眯眯地看着他,正如一位慈祥的长辈:“坦夫兄教子有方,个個都是人中龙凤,不比我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只是这么晚了,你来此做什么啊?” 吕公孺脆生生地道:“师父回京了,小侄来寻师父!” “唔,老夫险些忘了,你还是仕林的学生!” 夏竦眼睛微微眯了眯,笑容不变:“那倒是正好!一起来吧!” 说到这里,这位参知政事才施施然地走下马车。 即便是一身便服,但一国宰执不怒自威的气势,仍旧让机宜司的汉子连连后退,大气也不敢出。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不解,你是当朝宰执,当然没人敢拦你,但主动开口不行么,非要往里面闯?这晚上哪怕有灯火,也不比白天看得亮堂啊,谁又认得你的车架? 吕公孺却知道,这位被父亲郑重评价过的夏伯伯,绝不会做无谓之事,眼珠正滴溜溜转动着,巷子里已然有一人走了出来。 “师父!” 吕公孺见了大喜,开口唤道。 来者正是狄进,对着这个小徒弟点了点头,又快走几步上前,露出歉然之色,行礼道:“劳夏公在府中久侯,不想竟是亲自来了,进之过也!” “仕林这是哪的话,你归京未久,就不辞劳苦,亲自搜寻贼子,老夫稍稍等候,又算得了什么?” 夏竦义正辞严地摆了摆手:“老夫得知一事,才会前来,听说杨公延昭之子被贼人掳走,刚刚救出?” 狄进露出诧异之色:“没想到夏公也被此事惊动!此人叫杨文才,字辉博,并州人士,乃杨公嗣子!” 夏竦好似没有听到嗣子二字,发出感慨:“先父为辽贼所害,杨公戌守边关多年,枪下不知有多少辽贼之血,契丹人还尊称其杨六郎,老夫自小就敬佩他,如今杨公之子在京师遭难,岂能不闻不问?幸好仕林伱回来了,否则人恐怕还救不出来吧!” 一通废话里面,狄进成功提取出了关键要点,此时背在身后的手微微摆了摆,脸上则露出恍然之色:“没想到夏公与杨公还有如此渊源,请!” 眼见狄进作出邀请的姿态,吕公孺虽然与师父分别半年,却即刻明白了意思,装作孩童闲不住的模样,率先往里面冲去:“我先行一步啦!” “诶!” 夏竦拦了一拦,却见吕公孺已经撒开双腿,跑得没影了。 狄进无奈地笑道:“终究是个孩子,一遇到案子就按捺不住,失礼之处,还望夏公海涵!” 夏竦微笑:“无妨!无妨!孩子嘛!” 却说那一边,吕公孺一溜烟冲进巷子,最终飞奔到一个人面前,直喘气:“雷……雷提点!” 雷濬正在指挥人手,不久前就是他收到铁牛的通传,亲自带队循着狄家往开封府衙这条线路追寻,最后发现蛛丝马迹,找到这里来的,见状奇道:“吕小郎君,你这是……” 雷濬对吕公孺印象还是很好的,这位少年老成,颇为稳重,在现场不会跑来跑去惹人厌烦,每每聆听,即便发表看法也是凑到狄进身边,默默耳语,不依仗身份对下人呼来喝去,品性极佳,因此还是首次见他失态。 此时吕公孺招了招手,示意雷濬凑过来,在他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夏相公来了,有质问之意,避一避!” 雷濬听了面色微变,对着左右安排一番,然后朝着旁边避去。 吕公孺绕着现场转了一圈,强忍住好奇,同样避了开来。 他通风报信完成,足足一刻钟后,两道沉稳的脚步声才来到宅子外面。 两人边走边说,狄进首先讲述了案情的大致情况,然后语气沉重地道:“我们发现杨文才时,他被关在地窖里,身上遭受了拷打折磨,已然奄奄一息,幸亏贼人也有忌惮,不敢伤其性命……” 夏竦目光微动:“贼人要从他身上获得什么?” 狄进道:“初步推测是一份名单,也可能是别的证物,万幸的是,杨文才十分警惕,没有随身携带!” 夏竦颔首:“贼人搜身后,没有搜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