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14节 (第3/4页)
都看好他未来的前途。但对方家世比他们陈家好了许多,愿意将女儿嫁到陈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耿金妹每日风风火火的,有自己的事业要忙。 万商有不少在私底下说过的话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名言。 好比她曾经说过一家子女人如果都没有事干,只能盯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那即便是再和善的一群人,时间长了也会出现磕磕绊绊。这话原本是她对着宋钰的舅舅舅母说的。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大家深以为然,觉得可不就是太夫人说得那样吗! 太夫人自己就是个例子。 除开她人品贵重,因为她大部分心力都花在技堂上,日常就没有那么多精力盯着儿子、儿媳妇,不会三天两头挑儿媳妇的错处,所以她的儿媳妇们过得就是叫人提起来都想嫉妒的日子。再有百花会创始人的姜夫人,她也是出了名地对儿媳妇们好。 有疼爱女儿的人家,嫁女时先看男方品性如何、能力如何,再看男方的亲眷品性如何。耿金妹得太夫人抬举,品性自然是没得说了。虽然寡母带儿是个减分项,但见耿金妹整日风风火火的,就知道她不是那种死命盯着儿子的,故而这门亲事能做! 儿子的婚事定了,耿金妹欣喜之余也在反思。 这一场女子马球赛,每支队伍里约莫有三分之一的女子出身富贵,剩下的就都是贫苦人家出来的女孩儿。之所以会有贫家女孩,是因为各个队伍都对外招收选手。 如果民间女子觉得自己力气大、身姿灵活,就可以去报名点试一试。通过测试就能成为预备选手。而预备选手不用签卖身契,只签雇佣契,之后每个月都能领一份薪资。预备选手们会进行马上训练等等,要是能坚持下来,最后就会成为正式选手。 每年一次的马球赛,叫人知道女子不都以娴静柔弱为美,活泼健壮同样是美。又叫民间的女子多了一条出路。如果那些穷苦之人知道把女儿养大后有机会送去技堂学本事,亦有机会去应征马球选手,那么他们总会分出几分重视给家里的女孩儿们。 “勿以善小而不为,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吧。”耿金妹对自己说。 她庸碌半生,而今既然有幸跟着太夫人一起做事,就要一直做下去! 第152章 又过一年, 因为收到耿金妹的信,她的女儿陈冬娘打着参加弟弟婚礼的名义领着丈夫带着儿女进京了。陈冬娘改嫁后先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 如今也是儿女双全。儿子还小暂时看不出资质, 女儿生得聪明伶俐,特别讨耿金妹喜欢。 按照耿金妹的意思, 既然知道安信侯府的家学好,就该让孙女去试一试。 陈冬娘觉得她娘真是异想天开。侯府那样的人家,怎么可能看上她家里这个无法无天的小野丫头。来时的路上, 她私底下和丈夫商量时就说:“咱们这次主要是去参加弟弟的婚礼,别的事情就不想了。娘看自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可咱心里要有数, 大宝才刚刚开蒙, 即便现在临时抱佛脚多教了她几个字,怕也追不上侯府的教养。” 她丈夫是个憨实的性子, 跟着妻子直接管耿金妹叫娘, 乐呵呵地说:“大宝能随着娘一起去侯府里给太夫人磕两个头, 这便已经是她的福气了。别的事情咱不想。” 等到了京城,耿金妹和陈冬娘母女见了面,自然好一番激动。 陈冬娘敏锐地意识到母亲心情不好、十分焦躁。原以为是弟弟的婚事出了些岔子, 又或是什么人叫娘受气了。待得陈冬娘细问才知道, 耿金妹是在忧心安信侯府。 “我不懂朝中大事。要我说侯爷的提议没有错!律法确实应该改啊!”耿金妹愤愤不平地说,“还记得你爹病逝那会儿……我还是有儿有女的呢,族里都有人打我们家的主意, 想要占些便宜去。若那会儿只有我和你, 怕不是要被一些人生吃活吞了。” 原来詹木宝在整理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后,上书朝廷表示要明确一下继承法。 现代人常常有一种误解, 好似女性在古代的法律层面上并没有继承权。事实并非如此。在真实历史上,汉代的《二年律令》中就明确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女性可以通过法定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