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荣华富贵_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23节 (第4/4页)

既然是在同一个家族里成长起来的,受的都是同一种臭不可闻的家风的熏陶, 所以他们在某些地方又非常相似。

    叫他们反思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会想, 是因为我木家故意让那么多族女所嫁非人,更是年纪轻轻就被迫守寡, 所以才遭遇这一场祸事,只会想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荒谬,我族中女子宁静守贞,甘愿为亡夫守节,此乃大义!这正是我们家风好的体现。”大兄反过来斥责木丛,“皇上不可能因一些妖言惑众就治我们木家的罪。”

    大兄说出了所有木家男人的心声。

    但问题是,他们真敢去赌皇上果然没有杀心吗?如果皇上全然相信木家是无辜的,肯定早就把折子打回去了,而不是留中不发。既然留中不发,就说明皇上正在犹豫。说不定民间确实存在那么一股试图光复前朝的势力,皇上想拿木家杀鸡儆猴呢。

    真成了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木家再是无辜又能如何?

    木丛道:“当年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上门求娶时,就该把他们打出去……也不至于遭了现在的祸事。”木家传出族女年纪轻轻就愿意为亡夫守寡的美名后,就有一些家中男丁已经病得快要死的,故意上门求娶。木丛现在倒是把怒气发到这些人身上了。

    当时做主嫁族女的那些人,比如族长宗老等,他们自己的女儿肯定是要留着攀高枝的,又不会嫁去这样的人家,反正最后嫁出去的都是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只是有幸担了一个“木”姓的族女,所以明知道这些求娶之人别有用心,族里还是同意了婚事。

    因为这些婚事,族里不仅当时赚了大笔的聘礼,日后还能继续赚名声。

    而族女嫁过去后,很可能当天夜里就死了丈夫,第二日就开始守寡。甚至还有更过分的,那个前来求娶的人家,新郎说不得早就病死了,女子只是嫁了一个牌位!

    木丛觉得要是当年循序渐进,仅仅是族女死了丈夫不改嫁,现在肯定不会招惹祸事。所以瞧吧,哪怕是祸到临头了,作为木家的男人,他也没觉得强迫族女守寡不好,只是后悔手段激进了些。

    “都这种时候了,还抱怨什么。现在是要想办法把咱头上的这把刀挪开!”木丛的大兄说。皇上没第一时间把他们抓起来,就说明还不到最坏的时候,他们还能自救。

    “证明我们不是故意的,这不就行了?就说是那些上门求娶的欺骗了我们。”故意嫁女给病秧子,才是不想给新朝繁衍人口。只要不是“故意”,木家反倒是受害者了。

    “天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我们果真不是故意的,仅是被人蒙蔽了而已,现在族里确实有那么多族女在守寡。那藏在暗处盯着我们家的人会说,之所以我们叫女人守寡,就是一心向前朝尽忠的体现。因为好女不二家,好臣子自然也不会投向新主。”

    “那要是把幕后之人找出来呢?”

    木丛二兄抱怨说:“虽然咱们没个在朝中当官的,但陈家却是有的。当年就是他们不厚道,明明我们送上了诚意,他们却没应诺。现在更是了,明知道我们有抄家灭族的危机,却佯装不知。要不是狗太监还算……我们就是死了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话里话外对陈家恨得不行。

    而要是陈家知道了这一番对话,他们肯定要喊冤。折子压根不是通过朝堂的路径往上递的,它走的根本就是后宫路线啊。而后宫那边,命妇给皇后递折子,基本上都是问安折子,因此即便有人注意到万商递了折子,都想不到是万商阴了木家一把。

    木丛大兄的目光闪了闪:“这场祸事……幕后的主使不会就是陈家吧?”

    如果这个事情和陈家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两家还算姻亲呢,陈家总归是要提点一二的。就是毫无提点才显得可疑,哪怕幕后主使不是陈家,但是陈家肯定参与了!

    木丛大兄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道理:“陈家偷摸着给武勋送妾,这事经由定南伯夫人一闹,如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谁不借机嘲笑一番陈家?想必皇上心里也记了一笔。陈家知道这是他们家族的危机关头,为了把自己摘干净,就想要祸水东引。而我们木家与陈家本是姻亲,陈家不好直接告发我们,就故意指使人先递折子,当这事在朝堂上闹开了,他们再以我们姻亲的名义大义灭亲,到时候他们就洗白了……”

    这就是所谓的想要掩盖一个问题,就推出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果木家真担了光复前朝的罪名,陈家给武勋送妾又算得了什么?陈家还是揭发者,就更清白了。

    木丛大兄越说越流畅,好似他真的相信了自己的推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