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26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页 (第2/2页)

   “别听你爹的,老糊涂了!”李氏忙去安慰闺女。

    “要是有机会,咱们是应该回去看看,也洗刷一下咱们的冤屈。当年的事那就是捏造!咱们不能背一辈子。爹娘,你们好好保重身体,咱们回去,回老家”

    李氏和周继民都觉得冰兰就是开玩笑,没想到会成真!改革开放的政策成为划时代的一举。但是没人敢去吃螃蟹,那些年已经怕了。

    冰兰也没动,政策实施需要时间,经过动乱的人们,很多思想还残留着那些理念。他们会让你举步维艰。

    香港已经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人工的费用增加着。成本提高,价格不能涨太多。御花园再次召开股东大会。同来的还有一直合作的代表齐先生。

    绢花的价格还涨吗?这就是这次要讨论的。

    会议室从来没有的沉闷,齐先生道:“以前咱们合作一直很愉快,现在是原材料在涨价,人工在涨价,不得不逼着我们也要涨价。如果不涨,那么我们这块地皮还不如用来做其他行业,或者建房”

    “市面上已经有了类似的仿真花了,高了消费群体少,不涨,就如齐先生说的不划算了。”何孝恒道。

    “如果涨价会不会还有那么大的市场?我们的销路呢?如果涨可以少涨一点试试市场反应。能接受就行,如果大家选择价位低的仿真花了,那么我们只能减少产量”冰兰道。

    “如果是那样的结果,我们这边一样减少产量。也许会考虑停掉一个工厂转成录音机、收音机。”齐先生道。他说的都是刚刚兴起的电子产品,还有电视机,电子表等等。这些一经出来,就受到众多人的喜爱。

    最后表决,仿真花涨价通过,市场就如大家预料的,有些消费群体转向了低档次的仿真花。库房开始积压的时候,冰兰不得不同意降低产量。

    “我觉得我们应该换别的产品”何孝恒提议,“例如收音机或录音机”

    “何叔,我想把仿真花移到内地生产,那边工人的工资低,成本相对就降下来了。本也想跟你们商量这事,这边再生产仿真花就不如生产电子产品了。我打算这样,不管谁去内地,只要生产仿真花,我不会要专利费。只是到那边咱们各家生产各家的,设备谁要了按折旧算。”

    何孝恒和梁建辉没想到冰兰会提出这个问题,也就是拆分。其实也到了拆分的时候了,以前冰兰不是没提过这个意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合作了二十年,都是老朋友,不如就放开了谈谈”何孝恒道。

    “也好,内地改革开放,我就有心思过去,不管做哪一行,那边地皮便宜,人工便宜。这就是优势。就是我做仿真花,也会随着市场价位走。时代变革,不可能一成不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