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25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8页 (第1/2页)

    “可以考虑,我也想再找一些人手,你们看外面每天等着找活的人那么多,人不发愁。机器咱们需要多多少?”

    涉及到钱的事,还是大笔数额,众人各抒己见,今年的收益可以不分,缺口就需要大家拿。最后决定个人比例不变,缺的钱还是按分成比例拿。老厂采用三班倒,再次招收一批人员。

    但是这点人在偷渡大军里根本不算什么。一个工人小心问冰兰“我们能不能拿回家加工,我保证会如数拿回来”有些工人道。他们干活计件,工资按你干得多少发放。

    “你是自己做还是家人做?”

    “家人,还有邻居”

    “这事我们会商议一下”冰兰只能这样说,她不能做主。管生产的是大哥,跟何孝恒等人商议后倒是可以把修剪花瓣花叶的活计拿出去,这事费时又拿不到多少钱,很多人并不愿意做。

    他们先找了几个老工人,随后基本上把这种活全部外包了。这样在家的可以赚点外快,厂子可以节省人力。

    1962年年底,元朗分厂落成,一年半收回成本。从六四年开始,冰兰开始有有收益了,六五年才让她有了翻身。别人在仿制,但是总没他们做的好,花样多。市场他们绝对占据主流。冰兰基本上就是欧洲与香港跑。

    黄云杰一直很忙,有时候出去就是半年时间,冰兰想看他就要去工地。黄云杰是一个建筑痴,对新型建筑有着狂热的追球。

    看到两个孩子都上学了自己几乎没看过,心里顿生愧疚:“对不起”

    “夫妻就不用客气了,你现在能建多高的楼?”

    “不知道,现在我们正建一座一百二米高的钢结构大楼。按理论它的高度还可以增加,只是高楼会带来很多麻烦。耗电供水都是问题,不过这些也都在改善中。”

    知道了这些,冰兰决定返回房地产,六六,六七年是个混乱的年代,内地乱了,香港也乱了。百姓对政府敛财不为民生着想不满,工人对老板压榨不满,更对政府不能解决他们吃住不满。总有些人会找机会搀和一脚。

    所以整个香港处于混乱,土地价格下降,房子有价无市。冰兰提议购买土地,她的提议遭到何孝恒等人的质疑反对,理由很简单,情况不明,都没人买,咱们有必要去冒险吗?他们更钟爱仿真花。

    冰兰没办法跟他们解释什么。把黄云杰叫回来由他出面跟政府买地。一位建筑博士,英国留学生的身份让香港政府很痛快地出售了三块土地,唯一要求,我们需要地标性建筑。

    黄云杰当即表示:“我想建香港第一座摩天大楼”

    国外已经有了,香港也应该有,政府的支持让黄云杰信心倍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