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1/2页)
    孙保财闻言点头道:“行,我写完这几个字就去。”    上次去县衙跟邵明修说事, 这家伙说他字写的太不成样,让他没事在家练练。    他当即同意邵明修的话,所以理所当然的,跟邵明修要了好些宣纸, 要不他可舍不得用宣纸练字。    钱七拿起墨条研磨,一会孙保财回来还会接着写,这人现在每天要写一个时辰的字。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纸是前些天,去县衙带回来的。    还带回来几本书,说是邵明修给他看的,让他在家闲时,多练字多读书增加学识。    她看孙保财果然开始练字,倒也信了这话。    看孙保财写完了放下笔,想了下道:“你一会去爹娘那屋看看,要是他们那屋,没有咱这屋暖和,让他们来这屋呆着吧。”    她担心老两口,担心烧柴浪费,要是不烧火墙,光是炭盆那也冷啊!    孙保财闻言同意道:“行,我一会去看看,不行跟他们说,让他们来东屋住,这天越来越冷,到时也好有个照应。”    老人的行事,总是能省则省,这要是冻感冒了,可就着罪了。    钱七听后自然同意,一起住的话,到时把东屋的火墙烧上,这屋子还能暖和不少。    两位老人来这住,也不用惦记他们,会不会为了省柴冻着了。    她到时烧火,可不会听他们的,反正今年备的柴火多,暖和为主。    这般想着,一会等孙保财出去,打算先去厨房,把东屋的灶台烧上火,这样等一会火墙热了,那屋也暖和了。    孙保财披上披风,带上老婆做的棉手套,跟钱七说了声往出走。    开门出去后,先拿起放在门边的木锨,开始清理过道上的积雪。    一会先把爹娘,劝到他们房子的东屋住,到时他在用手推车往出清雪。    他家骡子放在钱家。    他家骡子用的棚子不保暖,岳父看过后,担心骡子冻死,让他把骡子送到他家。    钱家牲口多,牲畜用的棚子,盖的时候也讲究个冬暖夏凉,毕竟一个牲口不少钱,这要是冻死了,还不心疼死。    用木锨把雪一路清到,南面房子门口。    把木锨立在门边,跺了跺脚上的雪开门进入。    进到堂屋看没人,知道应该在屋里,不过呼出一口气,能看到哈气,明白这是没有烧火墙!    进屋看老两口穿着披风,围着火盆坐着,莫名的一阵心酸。    平复了下心情道:“爹娘收拾一下,你们先去我们那屋东屋去住,咱们住在一起,到时候也有个照应,等开春了你们在回来住。”    知道跟他们有些事说不通,所以索性就不说了。    刘氏听三娃子这么说,一想也是,聚在一起能省些木炭。    听话的起身,收拾衣物和被子。    对此孙保财没有多说,那屋本来就有棉被,但是多带一床棉被,晚上盖着也暖和些,这天看这架势还会冷。    孙老爹对于儿子的安排,自然不会说别的,拿过铁钩勾起炭盆,一会提到后房东屋去。    听儿子说,一会要往出清雪,表示他跟着去。    孙保财对此到没有反对,至于刘氏也想去,他给拒绝了,让她在屋里无聊的话,就帮钱七做饭。    刘氏听了,不由白了儿子一眼,他媳妇做饭时,啥时候用过她了。    知道儿子是不想,让她跟着出去清雪,心里感到特别窝心。    唉,啥也没有孩子心里有你暖心了。    看刘氏收拾完了,提过两个大包裹往出走。    老两口关好门,在后面跟着。    孙保财进屋后,先把东西放到东屋,感到东屋已经有暖和气了,不由一笑,知道老婆烧火墙了。    孙老爹和刘氏跟着进来,把手上的火盆放下。    刘氏进屋就感到暖和,把披风脱下,知道这是烧火墙了。    本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等儿子和老头子出去后,才叹了一口气,都是孩子的心意,说啥啊。    这会才侧底想明白,原来叫他们过来住,不是为了能省炭钱,而是看他们不烧火墙,这俩孩子心疼了,所以才这般行事。    既然俩孩子有心,他们也不能不知好歹。    收起思绪开始整理,拿过来的被褥和衣裳。    就是这嘴边的笑意,怎么也收不回去。    钱七进屋,就看到这样的刘氏,虽然不明白咋回事,但也没出声询问,上前帮着整理床铺。    对着刘氏笑道:“娘,晚上睡觉底下多铺些,那边柜子里,还有一床被褥呢。”    后半夜火墙就冷了,多铺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