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节  (第1/2页)
    听着这话,苏妁觉得大伯母这是还将自己当个小孩子哄。脸上讪了讪,敷衍着点头称好。    白日里这一路官道很是通畅,一个时辰左右便驻停了下来。苏明堂夫妇与大哥大嫂一个接一个的踩着步梯下了车,苏妁最后下去。    眼前是一座青砖围成的三进院子,较之朗溪县的苏府差不多大,但不像那边分隔的那般细碎。是以庭院开阔明朗,还有回廊与山石布景,整体比朗溪的苏府不知要好出多少倍来!    苏妁自是激悦,但却不及大伯母表现的明显。    “哎哟哟,真是死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官邸!如此也不枉活一回……”    杨氏才惊叹一句,就被大老爷堵了回来:“呸,才刚搬进来就说什么死啊活啊的,多不吉利!”    杨氏略带窘色的扫视了圈儿众人,立马住了口。深深自责,平日里最注重言辞体面,怎的这一激动竟失了态。    只是她也从这刻起越发坚定了心思:她要在这里住下去,不是一个月,也不是两个月,而是长久的住下去!    苏明堂一家居正院儿乃是自然的,他将大哥大嫂安置到后院儿的厢房,是间带耳房的套间儿。    简单安顿好行囊,苏明堂招呼大哥大嫂来偏厅用午饭。用饭时聊唠起了些家常里短的事儿。    苏明堂边夹着菜,边随口问道:“大哥近来布庄生意如何?”    苏明山当年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布庄,虽打理不得当生意日渐惨淡,不过借着祖荫庇护勉强能糊口。    他原来正夹着一块肉快要填进嘴里,一提到这事儿又叹了口气放下筷子了。    桐氏见状便奇道:“怎么,大哥布庄生意有问题吗?”毕竟日后一个月皆要同桌而食,关系能缓和的自然要尽量缓和,不然谁都不自在。    大嫂杨氏见老爷没心情说,便主动诉起了苦:“哎,入秋前尚书府的管家来布庄订了一大批布料给下人们做工衣,原定的是昨日放银,结果老爷去领银子却被人给轰了出来!”    “后来打听之下,才得知是管家前日挨了客人的打,近来在养伤,所欠的货银要伤好之后再结。可听说伤的不轻,险些丧了命!这货银可谓是遥遥无期啊。”    杨氏想着如今苏明堂好歹也是五品官员了,指不定能帮他们解决解决。    一听是尚书府,苏明堂便知爱莫能助。但还是颇为好奇的询道:“是哪位尚书大人的府上?”    “礼部尚书,张茂张大人。”大老爷答道。    苏妁刚刚喝进口中的汤顿时惊得吐出了大半!    张尚书府的管家,不就是那晚给她一耳光的那个男人。竟挨了打,还险些丢命……    谁这么除暴安良?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发时粗心掉了前面半章,昨天下午才发现并更正,so,一早看过的亲亲麻烦调头补下么么哒    另外抱歉,晚发了一小时,原因是昨晚放存稿箱时时间设定的次日8点,结果没想到当时已经过12点了,所以次日就是29号了,嘻嘻    第二一章    正午的日头韶华盛极,因着秋意渐深,伴着金风倒也觉遍身舒爽。适才,尚沉浸在丧婿之痛的学士府里迎来了一位贵客。    这会儿贵客的马车就驻停在汪府的前院儿里,车夫等随行的下人侍卫皆安排去了后罩房用茶。而贵客本人则在正厅会见汪萼。    “王爷,下官府上有丧事,故而一直未敢登府拜谒。今日竟劳王爷亲自跑这一趟,实在是折煞下官了……”汪大人恭顺的跪在地上行礼。    来人正是庆怀王李成周,这大齐唯一公然带头与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