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节  (第2/3页)
的环境,仅仅是一上午,县城生活带给他的触动,比离婚两个月后都要多。    **    虞虹今天事不忙,所以回来的很早。刚走到自家院里,一股久违的香气扑面而来。院子正中摆着一张方桌,盖菜罩下放着两菜一汤。    乳白色的鲫鱼豆腐汤香气弥漫在院子里;豆角和茄子混在一起炒,上面裹着层芝麻;芹菜脆生生的单看颜色就知道火候正好,三道菜看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自打来邹县后,没吃过一顿好饭的虞虹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做得真不错,以后你们别交房租了,光帮忙做饭就不止那房租钱。”    “也行,我就做了仨菜,多了也是浪费。你看咱们是一块吃,还是分成两份,各自端回屋去吃?”    王继周这话一出来,最惊讶的是王曼。按照父亲的脾气,他不应该不好意思的擦擦汗,搓着手连声拒绝。    怎么现在他这般有勇气?腰板挺得笔直,似乎在跟老朋友商量般,话语中丝毫不见瑟缩,反而多了份自信。    虞虹倒没觉得有什么:“先前插队时大家不都一块吃,不用再占多余的盘子,凑一块也热闹。”    “恩,爸你们先吃着,咱们第一天来,我给邻居们送点鱼。”    王继周站起来:“咱们一块去,租住在这,往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是得去拜访下。”    而后他扭头:“你们先吃着吧,我问过楠楠,没有什么忌口的。”    父女俩出了门,王曼先想向左拐,给他们开门的正是王奶奶。将汤碗送到前面,她甜笑着说道:“王奶奶,我叫王曼,这是我爸王继周。我们租了虞家的房子,往后就住在这边。这是刚做出来的鲫鱼豆腐汤,你们端去尝尝。”    “快进来。”    王奶奶家的院子与她朴素的衣着般,一丝不苟,举目望去连片多余的树叶都没有。透过玻璃窗看向正房内,桌椅板凳全都擦得锃亮,王曼基本可以确定她有轻微洁癖。    “这鱼汤熬得真好看,颜色一瞧就觉得干净。”    王继周站在后面,努力组织着语言:“我做的家常菜,婶子您喜欢最好。我卖煎饼果子,往后早起来炸油条难免有动静,油烟也大。要是吵着熏着这边,您可千万跟我说。”    礼多人不怪,王奶奶笑容更真诚:“哪有人过日子不出声的,快进屋坐。正好咱们都姓王,这也是缘分,曼曼今年多大了?”    “这个月过完生日,正好十二周岁。”    “都十二了!”王奶奶惊讶道,王曼坐在边上,拿着小青蛙逗着她家小孙子:“那半个月后开学不就上初中?”    王继周瞅瞅闺女那瘦瘦小小的模样,说十岁还差不多,也怪不得别人吃惊。    “恩,正好上初一。”    “学习怎么样?”    王曼努力回忆着自己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却发现年代久远丝毫想不起来,无奈下她只得求助于父亲。    “她学习还行,这回期末考试就思想品德丢了一分。”    王奶奶更吃惊:“这可不是你说的还行,没看出来曼曼还是个文曲星。学习好,又勤快,继周你有这么个好闺女,真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    不好意思的点点头,王曼没有过分贬低自己,也没有沾沾自喜。    正当王奶奶再准备问点什么时,房门打开,一双黑色方口皮鞋伸进来。黑色西裤里扎着的是时下流行的红衬衣,女人披散着头发,带着一副厚眼睛。    “妈,家里来客人了?”    王曼忙站起来,她认识这人,正是县教委的孙珂主任。前世初中开学时苏明梅已经去了深圳,大舅妈想着留她在家干活,死活不给她出初中的学费。正是这位阿姨亲自跑到十四户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撂下狠话“你们不供,这孩子由我来管,学费我给她出”,最后她才能继续上学。    孙主任可以说是她前世最大的恩人,她着实没想到会在这碰面。    “这是我儿媳妇,孙珂。小珂,这是王家父女,闺女叫王曼。他们从泉水村来,租咱们隔壁虞家房子,卖你最喜欢吃的煎饼果子,这会来给咱们送鲫鱼汤。”    孙珂放下公文包:“真是麻烦你们。你叫王曼?是不是今年全县期末统考只扣了一分的泉水村小学学生?”    王曼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